在全彩显示屏的工作当中,驱动ic的作用是接收符合协议规定的显示数据(来自接收卡或者视频处理器等信息源),在内部生产pwm与电流时间变化,输出与亮度灰度刷新等相关的pwm电流来点亮led。驱动ic和逻辑ic以及mos开关组成的周边ic,共同作用于的显示功能并决定其呈现的显示效果。
芯片可分为通用芯片和专用芯片两种
所谓的通用芯片,其芯片本身并非专门为led而设计,而是一些具有led显示屏部分逻辑功能的逻辑芯片(如串2并移位寄存器)。
而专用芯片是指按照led发光特性而设计专门用于led显示屏的驱动芯片。led是电流特性器件,即在饱和导通的前提下,其亮度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,而不是靠调节其两端的电压而变化。因此专用芯片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恒流源。恒流源可以保证led的稳定驱动,消除led的闪烁现象,是led显示屏显示高品质画面的前提。有些专用芯片还针对不同行业的要求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功能,如具备led错误侦测、电流增益控制和电流校正等。
驱动ic的演进
上个世纪90年代,led显示屏应用以单双色为主,采用的是恒压驱动ic。1997年,我国出现了首款led显示屏专用驱动控制芯片9701,从16级灰度跨越至8192级灰度,实现了视频的所见即所得。随后,针对led发光特性,恒流驱动成为全彩led显示屏驱动的首选,同时集成度更高的16通道驱动替代了8通道驱动。20世纪90年代末,日本toshiba、美国allegro和ti等公司相继推出16通道的led恒流驱动芯片,21世纪初,中国台系企业的驱动芯片也相继量产和使用。如今,为了解决小间距led显示屏pcb布线的问题,一些驱动ic厂家又推出了高集成的48通道的led恒流驱动芯片。
驱动ic的性能指标
在led显示屏的性能指标中,刷新率和灰度等级以及图像表现力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。这要求led显示屏驱动ic通道间电流的高一致性、高速的通信接口速率以及恒流响应速度。过去,刷新率、灰阶以及利用率三方面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,要保证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二的指标能够较为优异,就要适当牺牲剩下的一直两个指标。为此,很多led显示屏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两全其美,要么是刷新不够,高速摄像器材拍摄下容易出现黑线条,要么是灰度不够,色彩明暗亮度不一致。随着驱动ic厂商技术的进步,目前已经在三高问题上有所突破,已经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。
在led全彩显示屏的应用中,为了保证用户长时间用眼的舒适度,低亮高灰成为考验驱动ic性能的一个尤为主要的标准。
驱动ic的趋势
1、节能:
作为绿色能源,节能是led显示屏永恒的追求,也是考量驱动ic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准。驱动ic的节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有效降低恒流拐点电压,进而将传统的5v电源降低至3.8v以下操作;二是通过优化ic算法和设计降低驱动ic操作电压与操作电流。目前已经有厂家推出了具有0.2v低转折电压,提升达15%以上的led利用率的恒流驱动ic,使用较常规产品低16%的供电电压减少发热量,让led显示屏能效大为提升。
2、集成化:
随着led显示屏像素间距的迅速下降,单位面积上要贴装的封装器件以几何倍数增长,大大增加模组驱动面的元器件密度。以p1.9小间距led为例,15扫的160*90模组需要180个恒流驱动ic,45个行管,2个138。如此多的器件,让pcb可用的布线空间变得极为拥挤,加大了电路设计的难度。同时,如此拥挤元器件的排列,极易造成焊接不良等问题,同时也降低了模组的可靠性。驱动ic更少的用量,pcb更大的布线面积,来自应用端的需求倒逼驱动ic必须走上了高集成的技术路线。
目前,行业主流的驱动ic供应商都先后推出了高集成度的48通道led恒流驱动ic,将大规模的外围电路集成到驱动ic的晶圆中,可减少应用端pcb电路板设计的复杂程度,也避免了各厂家工程师设计能力或者设计差异所产生的问题。